中招網(wǎng)訊:很早以前,峨邊交通極為不便,尤其是大渡河天塹,把兩岸完全阻隔,人們無法互相往來,傳說在明末清初,核桃坪(今沙坪鎮(zhèn)紅星村)住的等美土司家,把女兒嫁到黎州(今漢源縣)邵土司家去,因沙坪這段河上沒有渡口,不得不繞道毛坪、五渡、沙灣,走了七天七夜之后,才在嘉定城邊過了河,可見那時峨邊的交通是多么的困難。據(jù)舊縣志記載,古人對峨邊交通的描述是:“鳥道天連,蜀棧高危,于斯析矣”,“迂回繞越,商旅咨嗟,滯礙交通,莫此與甚”,“道凸凹,多窄狹,行人苦之”。這就是對古時候峨邊交通的真實寫照。
沙坪渡口(曾又名中鎮(zhèn)渡)的開通可算是開啟了峨邊水上交通的歷史先河。沙坪在解放前乃至古時候,這里并非是一個城池,而是一個小小的貨物集散地,后演變?yōu)閳鲦?zhèn)。當初的沙坪場就位于今天的老街,沙坪渡口碼頭分別在北岸和南岸,北岸碼頭在小石母(原東風木材廠鋼索吊橋橋頭左上方約
據(jù)傳,自渡口開通后,在這碼頭上曾發(fā)生過許多紛爭和軼事,為弄清這段歷史,筆者曾訪問過沙坪鎮(zhèn)雙河村塘坊已故老人楊春焰。老人說他自幼就在渡口碼頭上玩耍,夏天就在碼頭邊上洗澡游泳,曾耳聞目睹了渡口碼頭上發(fā)生的一些奇聞軼事,對過渡的危險性也記憶尤新,他聽前輩人傳講,沙坪古渡大略興于前清時期,當時到大堡的古道開通后,沙坪渡口就成了樂山至峨邊官道上的一處重要渡口,到了民國時期,無論官員還是商旅往來都必經(jīng)此渡,這樣一來,過往的人多了,乘船的人也就多了,慢慢地人們就把這里叫“船河壩”。當時,雖然有了渡口又有船,但來回乘船也不是很方便,每天開船只有來回兩趟,船夫要日上三桿才登船,客艙滿坐才開渡,來回一趟需花費半天時間,誤了時間就只能等待第二天,特別是七、八、九月的洪水期,如大渡河漲滿架水(特別大的洪水)時還必須封渡停船。光緒三十年(1904),大渡河漲大水,連續(xù)停渡8天才開渡。那時的渡口碼頭及船只條件都比較簡陋,渡口河面較窄,水流湍急,在北岸開船時要由12個船夫喊著“嗨呀咗來!哎咗…哎依咗來...!嗨咗……嗨呀咗來...!哎咗...哎依咗來...!嗨咗...!嗨喳...嗨喳...嗨喳...嗨喳......(一般遇到陡灘,水流湍急需要大家一齊用全力拖船時才喊嗨喳...嗨喳...)的船工號子,用纖繩把船從小石母拖至油恍石即大渡河大橋上的成(都)昆(明)鐵路沙坪二號隧洞處方能撐舵,然后向老街碼頭駛?cè)。從南岸開船也要采用同樣方法,將船拖到距大渡河大橋南岸橋頭約
解放以后,碼頭和渡船由人民政府接管,渡船由兩艘小船改制成兩艘大船,每天來回開四趟,盡量滿足人民群眾的過河需求。對坐船過河的乘客不再分官商和百姓,一律收取5分錢的過河費,收的過河費作為集體收入;渡口附近的四鄉(xiāng)百姓也不再承擔繳納禾糧的義務,對船員實行工分制,憑工分參加集體分配。1974年7月東風木材廠鋼索吊橋在渡口建成后,渡船的身影才在船河壩慢慢消失,淡去了它數(shù)百年來所承受的紛爭和榮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