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鼎(1344—1413),字均海,觀巢鎮(zhèn)漢泉人。學問淵博,擅長詞章。洪武十五年(1382),以人才薦授兵部駕部主事,推賢讓能,廉干有聲!睹鞴时恐魇聫埞D怪尽吩疲骸啊瓘堉魇轮疄檎,上不負于國,下不病于民,在職六年,舉無過事!
晝錦堂,又稱“張均海官廳”。為明代兵部駕部主事張均海所建,是一所典型明代官廳建筑。屋梁是抬梁式與穿斗式之混合結構。上布碧瓦,下覆青磚,檐沿飾明式瓦當,而梁柱間不設斗拱,體現(xiàn)明代建筑之特征。晝錦堂共三進一園,保存完整。
廳前為明代青磚牌樓,磚刻細致,圖案精美。牌樓前面對峙著不同間隔距離之下馬石與上馬石,每個上馬石或下馬石的正面鑿為二級臺階,側視如烏紗帽。首進懸掛明朝大學士解縉所書“晝錦”二字木刻橫匾,與之一幅傳統(tǒng)對聯(lián)“晝錦佳仕司馬第,曲江世來大諫議。”第一、二進皆置天井,它是古建筑之氣脈所在,合納氣、采光、盥洗、裝飾四用為一體, 反映古之建筑追求“雖由人作,宛若天成”不露匠痕建筑思想及生活追求“天人合一”之最高境界。堂內(nèi)上頂嵌有八角浮雕藻井,其浮雕古樸典雅。廳內(nèi)各進次間皆飾各種圖案,除之丁頭拱外,尤以隔扇門窗上之雕飾最為絢麗多姿,古香古色。石刻井壁造型逼真,工藝巧奪天工。鯉魚躍龍門、金龍起舞、花團錦簇、鷺絲采蓮、芙蓉出水、牡丹國香等圖案,風格獨特,富有明代雕刻特色。
晝錦堂環(huán)境優(yōu)雅,堂前有泉井、馬廄,屋后則花園、垣墻、古柏依次拱衛(wèi),整個建筑看上去清爽秀逸,雅正宜人。故張均海在朝時,曾作漢泉圖,名人題詩作賦。泉名漢泉,鄉(xiāng)人呼為“石屋”,其下水泉與漢泉通,雖大旱流溉不竭,冬暖夏涼,其味甘冽;馬廄雖毀,但石鑿馬槽尚存;古柏則筋纏骨結,森然成韻,體現(xiàn)歷史滄桑之美。正因為如此,所以它于1984年5月6日和2000年7月25日先后被列為市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