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口縣下級行政區(qū)域現(xiàn)有雙鐘、流泗、馬影、武山、城山5個鎮(zhèn)和大垅、凰村、張青、文橋、付垅、舜德、流芳7個鄉(xiāng)。全縣有10個國有農(nóng)林漁場(其中南北港水產(chǎn)場、武山墾殖場為縣直轄)、122個村民委員會、15個居民委員會?h人民政府所在地雙鐘鎮(zhèn)。2007年末全縣戶籍人口為285242人,比上年末增加8473人。全年出生人數(shù)3395人,人口出生率12.27‰,死亡人數(shù)1274人,死亡率4.60‰,自然增長率11.01‰。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1.5??cè)丝谥校?48446人,非農(nóng)業(yè)人口61979人。全縣居民總戶數(shù)82028戶。湖口縣雖屬鄱陽湖沖積平原區(qū),但丘陵地貌突出,山丘起伏,港汊縱橫。全縣國土面積669.33平方公里(1003995畝),有80%在海拔50米以下,山地面積占22.01%,水域面積占20.8%,耕地面積占25.1%。地形結(jié)構(gòu)東南群山環(huán)抱,西北江湖環(huán)繞,中部小丘壟埂起伏,總的趨是由東南向西北傾斜。鄱陽湖在縣境西部流經(jīng)27公里,境內(nèi)水域90.3平方公里;長江沿縣境北部流經(jīng)17公里,境內(nèi)水域15.25平方公里;江湖岸線51公里,其中沿江22公里、沿湖29公里。
湖口縣有水域面積28.5萬畝,其中可養(yǎng)水面7.56萬畝,適宜大規(guī)模水產(chǎn)水禽養(yǎng)殖。有水庫50座,其中中型2座、。ㄒ唬┬8座、小(二)型40座;各類圩堤10座,其中萬畝以上4座、千畝以上4座。經(jīng)濟水產(chǎn)種類有100余種,特種水產(chǎn)以鱖魚、螃蟹、黃顙魚等馳名。森林覆蓋率達到20.5%,用材林以杉、松、樟、檫、竹為主,油桐、油茶為經(jīng)濟林主要樹種。植物和微生物資源豐富,較有特色的有無核柿、早熟梨、黃花、藜蒿、松樹菇等。探明有開采意義的礦產(chǎn)資源石灰石、砂石、粗砂、陶土、瓷土、花崗石等,儲量大、質(zhì)地優(yōu)、易開采。
湖口縣屬北亞 熱帶濕潤性氣候區(qū),熱量豐富,雨量充沛,四季分明。年平均氣溫17.4℃,積溫在5358.7—5402.1℃;最冷月(1月)平均氣溫4.2℃,最熱月(7-8)平均氣溫28.8℃,有記載極端最低溫-10.3℃、極端最高溫40.3℃;常年無霜期258.8天;年平均降水量1442.5毫米;全年實際日照總時數(shù)平均1983.8小時,日照率為45%。
受寒潮和季風(fēng)影響,湖口縣災(zāi)害性天氣主要有春季低溫陰雨,春夏季暴雨,夏秋干旱和干熱風(fēng),冬季寒潮大風(fēng)和凍害。其中以暴雨與長江、鄱陽湖外澇引起的洪澇造成的危害最大。在三峽水庫建成前統(tǒng)計,大水(水位年內(nèi)變幅大于30%)平均8年一遇,中水(水位變幅10-30%)平均4年一遇;歷史最高水位22.58米(1998年8月1日),最低水位5.9米(1963年2月6日)。
湖口縣風(fēng)光秀麗,人文薈萃,處于數(shù)條黃金旅游線上,與瓷都景德鎮(zhèn)、彭澤龍宮洞相鄰,并與黃山、九華山相距不遠。主要旅游點有玲瓏幽靜的石鐘山、雄偉神奇的大孤山(鞋山)及煙波浩瀚的鄱陽湖等。鄱陽湖與長江交匯處水分清濁兩色,蔚為壯觀。作為廬山旅游區(qū)的組成部分,石鐘山、鞋山已被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
石鐘山有上下兩座,均在湖口縣城,倚南濱湖的為上石鐘山,靠北臨江的為下石鐘山,兩山對峙,相距1200米,新建的城防堤將兩山連結(jié)。上石鐘山與森林公園、鄱陽湖大橋、雁列山隧道相連,石林聳立、境地幽靜,古建筑均毀,尚存王安石、常遇春等題刻10余處;山腳湖面有孤石兀立,傳為常遇春以槍挑置崖上,稱為英雄石。下石鐘山危崖陡削、亭閣參差、林木蔥郁、金石古樸,全山面積約9萬平方米,海拔61.6米。有自魏征、蘇軾、黃庭堅至鄭板橋、曾國藩等歷代名人留下摩崖石刻和碑刻70余件,其中魏征手書石刻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。蘇軾曾三過湖口,其中宋元豐七年六月第一次到湖口,探訪石鐘山后所作的《石鐘山記》,為流傳千古的名篇。
大孤山又名鞋山,為鄱陽湖中的一座形似繡鞋的孤島,系第四紀冰川活動的遺跡。海拔97米,周長1000米,距縣城9公里。山上存有宋代米芾和清代彭玉麟等名人題字石刻。登臨鞋山如置身萬頃碧波,有與候鳥為朋、匡廬為鄰之感。湖口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,石鐘山、鞋山及其周圍江湖水中岸上,為數(shù)千年來的古戰(zhàn)場。漢武帝南巡,射蛟于江中;建安十三年(208年),周瑜操練水軍于鄱陽湖;晉安帝元興三年(404年),劉裕部破桓玄部于桑落洲;元末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(zhàn)鄱陽湖;清代太平軍與湘軍水師周旋江湖間10年之久;民國初年,李烈鈞打響反袁世凱的第一槍;第二次國內(nèi)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,紅軍攻占湖口縣城;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中國軍民與日軍血戰(zhàn)鄱陽湖濱……在這里都可以尋蹤覓跡。太平軍遺壘,“二次革命”炮臺等至今尚存。近年還在鞋山附近修復(fù)了若干戰(zhàn)爭遺址,供游人參觀憑吊。同時,規(guī)模宏大的水上古戰(zhàn)場游樂園也正在興建。
湖口縣還有豐富的古文化遺址,如新石器晚期遺址、西周遺址、古彭澤縣城遺址、上甲縣遺址等,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,也是尚待開發(fā)利用的重要旅游資源。明代九江知府題詠的湖口八景——虹橋仙跡、淵明故址、大嶺云亭、花尖秀色、雙鐘月色、彭蠡濤聲、沙洲漁唱、勞渡舟橫,多數(shù)尚未列入旅游項目,亦可開發(fā)。此外,縣內(nèi)在鄱陽湖湖叉南北港湖、泊洋湖、皂湖上修筑的三條攔湖大壩,已經(jīng)連成一線,形成數(shù)十里長堤圍繞縣境西部陸地邊緣,與國家森林公園聯(lián)成鄱陽湖濱一大景觀。
湖口縣以名江、名湖、名山、名城為依托,確立了在鄱陽湖水上旅游的龍頭和中心地位,形成了“二日游”格局。2007年接待縣外游客10.06萬人次,完成旅游總收入583.3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