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代稱汝陽,以汝水為名。隋代改為溵水。宋太祖趙匡胤為避父諱(其父名趙弘殷),諱“殷”、“溵”等字,“殷”、“商”為同一王朝名,改“溵水”為“商水”。
商水地域在西周時,屬沈國。春秋時,蔡昭侯十三年(公元前506年)沈國被蔡國所滅,此時其縣境西部屬蔡國,東部屬頓國。楚昭王二十年(公元前496年),楚國先滅頓國,后又滅蔡國。戰(zhàn)國時,屬楚國。秦,在陽城(含舒莊鄉(xiāng)扶蘇寺村)置縣,屬陳郡。陳勝、吳廣起義時期,改陽城為扶蘇。西漢時,屬豫州汝南郡,縣境分屬陽城、汝陽、博陽三縣。其后其縣名屢經(jīng)變換,至隋開皇十六年(596年),在其地域上又分置了殷水肥(治所為商水老城,另一說在今鄧城鎮(zhèn)潘堂)。大業(yè)初年(605年),并汝陽縣入殷水縣;侍┰辏618年),置扶蘇縣,與殷水縣同屬陳州淮陽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,并扶蘇縣入殷水縣,屬河南道。貞觀元年(627年)屬陳州。興元元年(784年)屬陳州淮陽郡。五代,縣名仍稱殷水,屬陳州。宋建隆元年(960年),改殷水縣為商水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