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陟縣歷史沿革
夏屬冀州,春秋置懷縣,秦易名武德。
隋開皇十六年(公元596年)始置武陟縣。據(jù)明萬歷十九年《武陟志》:“武陟縣,周武王牧野之師,□興茲土,故名”。 武陟歷史悠久,夏朝屬冀州,稱覃懷。周初,稱懷邑。周司寇蘇忿生食邑之一。
周宣王二十二年(公元前806年),懷邑屬鄭國。周貞王二十四年(公元前445年),懷邑屬魏國。秦始皇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,秦統(tǒng)一后,置懷縣。
秦始皇二十八年(前219年),置武德縣(今圪當?shù)赅l(xiāng)大城村),屬河內(nèi)郡。漢武帝建元年間(約前140年),割溫縣、懷縣兩縣地置平皋縣(今溫縣北平皋),屬河內(nèi)郡。
晉武帝泰始二年(266年),河內(nèi)郡由懷縣遷至野王(今沁陽縣)。懷縣、武德縣屬河內(nèi)郡。
晉懷帝永嘉二年(308年),廢武德縣入修武縣。東魏天平三年(536年),溫縣治所遷移至今武陟縣大虹橋鄉(xiāng)溫村。
北齊天保七年(556年),廢平皋縣入州縣。隋開唐十六年(596年),分修武縣南部置武陟縣。
隋開唐十六年(596年),分修武縣南部置武陟縣。隋開唐十八年(598年),改州縣為邢邱縣。
隋大業(yè)元年(605年),改邢邱縣為安昌年(今大封鎮(zhèn)趙莊村)。隋大業(yè)二年(606年),廢武陟縣入修武縣;廢懷縣入安昌縣(今溫縣武德鎮(zhèn))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,復置懷縣。
唐武德三年(620年),改安昌縣為武德縣(今溫縣武德鎮(zhèn)),唐武德四年(621年),復置武陟縣(在今陽城鄉(xiāng)原老城村,1982年,沁河楊莊改道,老城村搬遷,老城遺址已成河道)。唐貞觀元年(627年),廢懷縣入武陟縣。
五代十國時期,武陟縣屬懷州。北宋時期,武陟縣屬河北西路懷州。
北宋熙寧六年(1073年),廢武德縣入河內(nèi)縣(今沁陽縣),轄區(qū)域今屬溫縣、武陟;同年,廢修武縣入武陟縣稱“修武鎮(zhèn)”,至元佑元年(1086年),廢鎮(zhèn)復縣。金代,武陟縣屬河東南路懷州。
蒙古憲宗七年(1257年),將懷州改為懷孟路總管府,武陟屬之。元,武陟縣屬懷慶路總管府。明,武陟縣屬河南布政使司懷慶府。清,武陟縣屬河南省懷慶府。清乾隆六年(1741年),河北河務(wù)兵備道駐武陟縣(舊縣城),亦稱彰衛(wèi)懷道,領(lǐng)三府(彰德、衛(wèi)輝、懷慶),二十四縣。
民國元年,(1912年),武陟縣屬懷慶府。
民國二年,(1913年),廢懷慶府,彰衛(wèi)懷道改為豫北道,道治所由武陟移駐汲縣。
民國三年(1914年),豫北道改為河北道,武陟縣屬之。
民國十六年(1927年),廢河北道,武陟縣 直屬河南省民國府。
民國二十一年(1932年),武陟縣屬河南省第四行政區(qū)。
民國三十四年(1945年)2月15日,建立修獲武抗日民主政府,智所在今獲嘉縣徐營村,后移至武陟縣北小段次村,屬太行七專署,轄武陟縣木欒店以東地區(qū)。
同年2月22日,中國共產(chǎn)黨建立修武縣抗日民主政府,治所在今武陟縣小董村,屬晉魯豫邊區(qū)太行七專署,轄武陟縣沁河以北地區(qū)。同年5月,建立溫陟縣抗日民主政府,治所在今武陟縣古樊村,屬太行八專署,轄武陟縣沁河以南地區(qū)。
同年8月,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后,先后撤銷了修陟、溫武抗日民主政府。
民國三十五年(1946年)10月,武陟縣民主政府轉(zhuǎn)移至博愛韓高城一帶,民國武陟縣政府屬河南省第八行政區(qū)。民國三十六年(1947年)4月,武陟縣民主政府返駐小董村,屬太行四專署。同年,修獲武縣并入武陟縣。6月,修獲武縣恢復建置,治所在武陟縣岳莊村,屬太行四專署,轄大虹橋以東地區(qū)。
民國三十七年(1948年)10月,武陟全境解放,修獲武縣民主政府撤銷,原轄武陟區(qū)域劃歸武陟縣。
民國三十八年(1949年)8月,建立平原省,武陟縣屬平原省新鄉(xiāng)行政專員公署。
1952年12月,平原省撤銷,武陟縣屬河南省新鄉(xiāng)行署。
1986年至今,武陟縣隸屬焦作市管轄。
原鄭晉高速路武陟收費站(明明還收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