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地處甘青新三。▍^(qū))界處,在河西走廊最西端。風光秀美,資源豐富,被譽為“百里黃金地,塞外聚寶盆”。全縣面積3.1萬平方公里,轄2鄉(xiāng)1鎮(zhèn)14個行政村,總人口9100多人,有哈、漢、回、維、撒拉、藏、土等11個民族,其中哈薩克族3700多人,占全縣總人口的41.3%。境內(nèi)可利用草原面積1480畝,主要放養(yǎng)的牲畜有綿羊、山羊、駱駝、牛、馬等。國道215線、313線經(jīng)過縣城橫貫境。 阿克塞既有美麗的山川、草原,又有壯麗的高原湖泊,浩瀚無際的大漠戈壁。
物華天寶,礦藏豐富,初步探明有金、銅、鋅、錳、水晶石、石棉、云母、芒硝等41種礦藏,尤以石棉儲量最大,達4500萬噸以上,現(xiàn)每年開采在15萬噸左右,占全國石棉產(chǎn)量的1/3以上。阿克塞又是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(qū),群山大漠深處棲息著2綱、11目、16科、28種野生動物,有野駱駝、野牦牛、野驢、盤羊、藏原羚、黃羊、雪豹等受國家保護的珍貴動物,國家在此分別設有野駱駝保護區(qū)、哈爾騰國際獰獵場。深山峻嶺,戈壁邊緣、河谷平原還遍布著種類繁多的天然藥材,有雪蓮、麻黃、鎖陽、甘草等30多種。縣境內(nèi)水利資源較為豐富,主要河流有大哈爾騰河、小哈爾騰河和安南壩河三條,流域面積8560多平方公里,年徑流量4.52億立方米。還有大溝(小河流)29條。這里有獨特的民族風情,居住在這里的3000多哈薩克族同胞,俗稱“甘肅哈薩克”,保留著古樸的民族文化和獨具特色的民族風俗。
建縣50年來,在黨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,歷屆縣委、縣政府和全縣各族人民戰(zhàn)天斗地,發(fā)奮圖強,用汗水和智慧書寫了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、治窮奔小康的輝煌歷史。截止2003年底,國內(nèi)生產(chǎn)總值完成1.8億元,同比增長12.7%;財政收入可完成2750萬元,同比增長14.4%;全社會固定資產(chǎn)投資可完成1.41億,同比增長23.7%;農(nóng)牧民人均純收入可達到5002元;城鎮(zhèn)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409元;三產(chǎn)比重為7∶59∶34。2002年我縣綜合經(jīng)濟實力在全國“百強縣市”排序第96位。
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于1998年的9月整體搬入新縣城,目前縣城累計完成投資3億多元,一座具有民族特色、旅游價值、功能齊全、布局合理的現(xiàn)代草原新城,在阿爾金山腳下的紅柳灣鎮(zhèn)拔地而起,城市道路硬化率、自來水入戶率、供電供熱普及率、城市天然氣使用率及有線電視普及率均達到100%。城市居民住房成套率達到98%以上,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平方米。與此同時,抓住縣城搬遷之機遇,縣委、縣政府把實施牧民城市定居作為一項德政民心工程來抓,大力實施城鎮(zhèn)化戰(zhàn)略,同步推進牧民定居點建設,累計完成投資1976萬元,建成高標準牧民住宅594套,82%的牧民在新縣城定居,戶均住房面積達120平方米,實現(xiàn)了水、電、路、電視、電話、天然氣“六通”。
目前,全縣城市化水平已達到72%每百戶擁有固定電話88部,移動電話57部。歷史上逐水草而居,長年過著游牧生活的哈薩克族人民,實現(xiàn)了從游牧生活到城市定居生活,從住氈房到住高標準住宅,從氈房流動小學到網(wǎng)上遠程教育,從馬背傳書到程控電話,從聽收音機到看上30套電視節(jié)目,從燒牛糞到用上天然氣,從人心思遷到人心思定的跨越式發(fā)展,成為阿克塞發(fā)展史上一個標志性的里程碑。